详情信息


06

2017

-

11

浅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眼底表现包括: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水肿、渗出,出血、缺血,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大量出血,随着纤维组织增殖,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人为的将其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浅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眼底表现包括: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水肿、渗出,出血、缺血,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大量出血,随着纤维组织增殖,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人为的将其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病期最能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程,1型糖尿病患者首次确诊后5年内一般无视网膜病变,10年后约有50%的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15年后达到95%。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视网膜病变前一般已有多年无症状的隐匿型糖尿病,因此,往往在诊断糖尿病时已有视网膜病变。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每年需做一次眼部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检查包括: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两项检查对判断病程、指导治疗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都有很大意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治疗是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应当首先并经常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虽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否随糖尿病的控制而好转或退行尚有争议,但有较高血糖水平的病人,即严重的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其视网膜病变更为严重,这一点已很少被怀疑。不少学者认为,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全身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对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进展和减轻病情肯定是有益的。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标准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以达到破坏新生血管和封闭渗漏的血管,因为视网膜不含感觉疼痛的神经,激光光凝术不会引起疼痛。玻璃体切除术也是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如出现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时,只能通过手术切除玻璃体积血甚至硅油充填达到提高视力,保留眼球的目的,近年来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以及新生血管青光眼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红旗医院眼一科近期将举办眼科知识大讲堂。地点:牡丹江红旗医院一分院眼病医院(光华街1号火车站对面),报名电话:18245308082。报名都可获免费体检和精美礼品一份。

个人简介

李金颖,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黑龙江省防盲学组委员,民革党员,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曾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40来篇,2005北京同仁医院主修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的诊断、荧光血管造影、眼整形和激光治疗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2008年赴位于印度全球规模、效率第一的国际眼科专业中心接受白内障手术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目前已完成白内障手术上千例,对于各种复杂白内障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