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信息


11

2020

-

05

【战疫一线(之一百零六)】多学科会诊新冠患者,“康复治疗”显身手

日常工作中,他们是康复医学科医生;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投身到红区物资转运组、人力资源与志愿者管理组。无论是工作中凭借技术帮助患者康复,还是特殊时期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入污染区做着转运物资的体力劳动,或是协调人力资源的管理,任何角色下,他们都本着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信仰,默默坚守、无悔付出。他们就是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以下简称红旗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生们。

日常工作中,他们是康复医学科医生;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投身到红区物资转运组、人力资源与志愿者管理组。无论是工作中凭借技术帮助患者康复,还是特殊时期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入污染区做着转运物资的体力劳动,或是协调人力资源的管理,任何角色下,他们都本着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信仰,默默坚守、无悔付出。他们就是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以下简称红旗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生们。

 

红旗医院新冠病区启用后,康复科物理治疗师赵晟全就投入到红区物资转运组,他和“新同事”负责除试剂以外所有物资进出红区的转运,这些物资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餐食、患者行李、患者自购生活物品、病房物品损坏后的更换等等,在红区内沟通不畅的时候,他们还要承担“传话筒”的作用。

 

康复科医生王琴投入到人力资源与志愿者管理组,负责协调人力资源的管理,配合人事科做好人员的调整和补充;负责志愿者管理,与市疫情指挥部对接,科学调配使用志愿者。

 

患者需要康复治疗时,他们又成为康复医生,穿上隔离服,进入病区为患者针灸、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以仁心仁术佑护患者早日康健!

 

康复科治疗师赵晟全正在带领患者做运动治疗

 


 

康复科王琴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大爷,咱们一起活动活动啊,别紧张,有不舒服就告诉我”

 

“大爷,咱们来做腹式呼吸,来,听我口令”。

 

5月9日上午8:30 ,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以下简称红旗医院)重症病区,康复科物理治疗师赵晟全准时到达患者的床旁,为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训练。半小时的运动训练紧凑充实,稍事休息后,等候在旁的康复科医生王琴,为患者进行全身的针灸治疗。

 

这位患者由于气管切开,说话并不流利,他努力地抬起自己的手比了个“OK”的手势,以此来表达他对于康复治疗过程的认可。

 

中西合璧的康复治疗模式是红旗医院康复科的治疗特色,在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尚属首次,在这个“第一次”的背后,凝聚着红旗医院专家团队的心血,凝聚着医务人员对于促进新冠患者尽快恢复的殷切希望。

 

3月25日,在俄罗斯出现发烧、咳嗽症状的患者,4月3日由绥芬河入境接受治疗,在红旗医院住院期间得到了重症病区医护人员的关注。他的电话打不开,医护人员帮他联系家人,进行视频对话,增强他战胜疫情的信心。为他制定了一人一案的治疗方案,并从心理、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心理抚慰,经过精心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患者因病情较重,两次气管切开,病情延续时间较长,出现的全身无力、厌食等情况。5月8日9:43,国家、省、红旗医院专家对患者进行联合会诊。专家组结合国家新冠肺炎患者康复诊疗意见,联系康复科沙碧源主任,安排康复医生王琴、康复治疗师赵晟全进驻病房为患者开展康复治疗。

 

王琴通过对患者头部百会、神庭、胸部膻中、腹部天枢大横、下肢足三里等穴位进针,缓解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酸痛,提高患者肌肉力量。赵晟全治疗师通过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评估结果后,对患者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呼吸训练、坐位训练,通过患者主动运动结合小幅度抗阻运动的方式,使患者握的住、坐的稳,循序渐进地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赵晟全就主动给患者聊起家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王琴则贴心地嘱咐患者多吃饭、多运动,并用康复科患者的例子鼓励患者打起精神。虽然治疗刚刚开始3天,但是患者对于康复团队的信任越来越浓,主动要求在每日两次的运动训练之外,自己增加练习。

 

多学科会诊帮助患者理清病症,精准康复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红旗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都倾尽全力,每一位医务人员都竭尽所能帮助患者,正是在这种工作态度的指引下,红旗医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重症病区患者清零。而这群逆行而上的勇士,也必将战胜疫情,我们一起期待战疫胜利那一天!

 

 

 

撰稿 | 康复科 刘瑾

图片 黄宏宇

审核 | 宣传科 武淑华 

制作 | 宣传科 綦金金

相关下载